新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的不断增加,但目前针对此病症尚未有一个完全有针对性的药物,而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,所以我们日常需要自行采取些有效的措施预防,除了少出门、勤洗手外,家庭消毒的问题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。用开水烫碗筷真的能消毒吗?究竟正确的家用消毒方法有哪些呢?
图片来源:艾格木精装墙顶
01.高温
便宜,靠谱
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温,当达到56℃的温度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。家庭的高温消毒方法一般就是煮沸消毒,不怕高温和水的衣物、碗筷等,可以用沸水煮30分钟以上进行消毒。之前很多人在外出就餐时,会用开水烫碗筷来进行消毒,其实时间大多是不够长的。
这里解答一下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:
首先,靠空调或者暖气升高家居环境的温度来消毒?
答:没有明显效果,而且还耗能不环保;
第二,在家里洗(泡)热水澡可以消毒?
答:其实这和高温消毒是两码事,所以想通过泡热水澡的方式来消毒,效果也是很微弱的;
第三,蒸桑拿可以消毒?
答:蒸桑拿虽然可以达到需要的温度,但是一般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,所以也不建议用此方法进行消毒。
02.医用酒精
最常见,用于一般场合
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李兰娟院士曾表示:“75%的酒精是能够杀灭这个病毒(新型冠状病毒)的。”对于普通的日用品和经常接触的地方,定期也可以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。建议最好是直接购买和使用商品化的医用酒精,自行调配比较难掌握浓度。
图片来源:艾格木精装墙顶
使用时注意事项:擦拭和喷洒的方式都可以,而且酒精几乎不会对任何物品构成腐蚀。但注意不要过度使用,而且人的皮肤可以吸收酒精,长时间过度使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。而且酒精作为易燃危险品,建议储存在避免明火和高热并且防燃的柜子中,日常使用也要多加小心。
注意:喝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?对此白岩松已经辟谣。首先,即使是50度的白酒,浓度依然不够;其次,喝的白酒进入的是胃部,而新型冠状病毒伤害的是肺部,和胃是两种环境,互相并不影响,所以喝入的酒精其实根本无法起作用。在防控疫情工作紧张进行的现在,拒绝造谣、传谣。
图片来源:艾格木精装墙顶
03.84消毒液
高效,高破坏力
很多家庭中,84消毒液也是比较常见的消毒液,其原名为:“84”肝炎洗消液,是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的强氧化剂,可以把构成冠状病毒躯体的蛋白质成分溶解掉,也就是一句话:化为乌有!84消毒液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进行稀释,如果是84消毒泡腾片兑水要“现用现配”。
方法一:84消毒液原液(有效氯含量5.5-6.5%)
图片来源:艾格木精装墙顶
方法二:84消毒液原液(有效氯含量5.5-6.5%)
图片来源:艾格木精装墙顶
84消毒液在家庭中使用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,甚至可以用于对厨具和果蔬等的消毒,但是在使用后一定要用水冲洗干净。而且84消毒液也具有很强的漂白性和金属腐蚀性,对于电子设备的消毒慎用此法,尤其要注意对消毒时间的把控。
某84消毒泡腾片宣传页面
84消毒液的刺激性较大,注意通风、不可入眼和接触黏膜,所以建议使用浸泡式,不建议使用喷洒式,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佩戴手套等方法,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直接接触。必须注意的是,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同用,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,不仅导致消毒失效,氯气的毒性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04.过氧乙酸
超强效,稳定性差
经历过2003年SARS流行期的人们,对于过氧乙酸的味道应该并不陌生,因为过氧乙酸对细菌、真菌、寄生虫及病毒有高度杀灭效果,而且在低温环境(-40~-20℃)下,也有较强的消毒效果,所以它在当时即是公众场合的消毒主力军,同时也多用于对医疗器械及其它医疗用品的消毒。
过氧乙酸配置成浓度为0.005%左右的水溶液即可有效消毒,几乎可以在一分钟以内消灭所有病毒,效率很高。但是过氧乙酸作为一种危险品,市面上很难直接买到。而且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配置适宜的比例也是较难的事情,而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,危险系数较高,所以在家庭环境下不建议使用。
过氧乙酸的使用方法很多,包括浸泡、喷洒、喷雾、擦拭、熏蒸等等,而且从分子结构上来看,过氧乙酸只是比醋酸多了一个氧。在实际生活当中,有很多家庭会选择煮食用醋来进行消毒,但是这样的消毒方法真的有效吗?
答案是微乎其微。虽然醋酸确实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,但它要求的浓度比食醋要高,即使食用醋中醋酸含量最高的白醋,也达不到空气杀菌的作用。
05.紫外线
操作简单,副作用较大
专家建议:“有紫外灯时,在无人房间每日紫外线灯照射一次,每次1小时以上。”(来源:光明网,作者: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马科)紫外线通过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,使之失去繁殖和自我复制的功能,从而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,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,所以对物品的损伤也是非常小的。
但是紫外光的副作用较大,它会产生臭氧等有害物质,并可能直接造成对人体的伤害,尤其是眼睛和皮肤,所以一定要在无人的房间使用,正在消毒的房间外应悬挂警示牌,紫外线灯的开关处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,避免其他家庭成员的错误操作,而且注意勤通风。
疫情之下,希望大家积极做好防护工作。
文章来源:转载